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66章 丰收(1 / 2)

八月初,杨家的稻谷开始收割。

家里的男人全都去地里干活了,六个人从割稻谷,运回来脱粒。

这些都是累人,且还耗时。

杨家有十亩的稻田,靠六个人还不知道要忙成什么样子。

第一天,六个人只割了两亩地,运回来,家里的女人们帮着脱粒。

白晓和白林氏两人挺着大肚子,自然是帮不上忙的,就厨房里的两个妈妈和三个奴婢,五个人,用捻子脱粒,一次只能脱一小把。

就着两亩地的没有两天是脱不完的。

白晓想到以前在农村的时候,那个时候有钱人家才用的上半自动的脱粒机,没钱人家只能用板桶。

在板桶的一段立上晒帘,人站在对立面,拿着稻谷摔打,这个方法虽然比半自动的脱粒机慢,至少比用捻子捻来的快。

白晓将制作板桶的图纸画出来,给了杨崇焕,让他去找木匠做。

杨崇焕听了白晓的方法,又看了板桶的制作图纸,兴奋的去找了木匠。

好在上次做水车还剩下不少木料,木匠来了后可以直接上手做。

而且木板也是现成的,用了半天多一点的时间板桶就做好了。

杨崇焕趁着做板桶的时间,自己做了一床晒帘。

板桶做

好之后,杨崇焕迫不及待的试了起来。

抓一大把带着面的水稻,嗙嗙嗙的打了起来。

“嘿,这效果还真不错啊!比捻子捻的都还干净。”

白晓道:“对啊!两个人割,一个人递稻苗,两个人脱粒,这样能快不少呢。”

“而且稻苗可以直接放在地里,在地里晾干了在弄回来,只需要将稻谷担回来。”

“没错,明天就把这个……板……”

“板桶。”

“对,把这个板桶弄到田里去。”

第二日,一大早,吃过早饭,杨崇焕就迫不及待的叫了杨定初和三个小斯将板桶抬到田里。

有了板桶,速度确实快了不少。

王大桥得知杨家在收稻谷,打算去帮帮杨家。

上次和他一起山上的人得知他要去帮杨家收稻谷,都纷纷表示要去帮忙。

十三个人,一起来了杨家。

看到杨家正在田里忙活,更有个大桶在田里,都好奇的围了上去。

“你们这个是什么啊?以前都没见过呢!”

杨定初道:“这个叫板桶,用来脱粒的,你们怎么来了?”

王大桥道:“我们听说你们在收稻谷,想着过来帮帮忙。”

杨文义道:“你们太客气了。”

“这是应该的,上次要不是

杨公子,我们只怕都葬身在了陨神山中。”

“好说,那就辛苦各位了。”

加入了十三个人,收割起来那叫一个快,只不过脱粒的就累了。

杨文义道:“老大,家里还有些木料,你让木匠再过来做一个,两个板桶,这样快一些。”

杨定初道:“没错,早点收回去,放心些。”

“好,我这就去。”

杨董氏听闻来了帮忙的,赶紧让厨房加菜,蒸的饭也多一些。

中午饭菜都准备好了,杨董氏这才去地里叫了人。

女眷们都在二进院子里吃饭,前院留给了男人们。

王大桥带来的十三个人,好久都没吃个饱饭,今天又某足了劲儿干活,早就饿的两眼昏花。

饭菜一上桌,就顾不得其他了,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。

王大桥还有些理智,叫了几声,都没人理会他,尴尬的笑了笑。

杨文义道:“没事,让他们吃,敞开了吃,不够厨房还有。大春,去厨房将米饭都拿过来。”

“是,老爷。”

大春提了两桶白米饭过来,看到还有饭,也不客气,有些人嫌弃吃饭的碗小了,直接用装菜的大碗装米饭。

没了菜,白米饭都吃的津津有味。

终于吃饱了,一个个摸着

肚子,满足的打着饱隔。

当看到被他们席卷过的餐桌时。脸上都露出了尴尬之色。

杨文义道:“没事,能吃是福。各位都吃饱了吗?”

“饱了,谢谢杨老爷了。”

“你们帮我们干活,饭都吃不饱,可不就是我们的错了吗?”

吃过饭后,王大桥也没休息,带着人就下了地。

他们也没话说,毕竟吃了人家这么多粮食,而且还都是白米饭。

在这各地闹灾荒的时候,白米饭那可不是什么人都吃得起的。

有了王大桥他们帮忙,两天时间就将十亩地的水稻都收了回来。

王大桥他们也在杨家吃了两天饱饭。

临走的时候,杨董氏给他们每人分了几十斤的红薯和十来斤的大米。

王大桥推脱道:“老夫人,我们真的不能要,在这里两天我们都不知道吃了您多少粮食了,怎么还能再拿?”

“给你们就拿着,你们吃饱了,家里的妻儿老夫老母呢?他们还饿着呢,这也不多,拿回去也让他们吃顿饱饭。”

本来还不好意思收的,提到家里还饿着肚子的家人,都犹豫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