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(59)赠剑(1 / 2)

清源忧心忡忡地向花玲汇报:“陛下,林峰近日沉迷于一个江湖女子吴佳,来宫中的次数也少了许多,该如何是好?”

花玲抚摸着肚子,自从生下二胎后一直未孕,虽然政务繁忙,但对林峰的放纵也感无奈:“他本是自由散漫之人,是朕用计将他留在此处。这种私事,就不必烦扰朕了。现在各国纷争不断,特别是魏勇与我们作对,楚国也虎视眈眈。我国虽有所扩张,但七国视我们为暴发户。真正的危机是四面楚歌。”

清源担忧地问:“那我们岂不是坐以待毙?”

花玲果断地说:“绝不能坐以待毙。朕计划攻灭楚国,但担心其他两国乘虚而入。”

清源提议:“何不找林峰商议?”

花玲叹息:“现在见他,还得朕亲自下旨找他呢。”

林峰在医馆接到了女皇花玲的紧急召唤,深感因全力追剿赵军而未能顾及宫廷事务,于是急忙赶回皇宫。花玲已在殿内等待多时,她半开玩笑地说:“难道朕的魅力减退,使得皇夫在外悠哉游哉,连身为兵马大元帅的责任都忘了吗?”林峰听后苦笑回应:“陛下此言差矣,您风采依旧,我只是看女皇陛下因为政务繁重,每晚劳顿至深夜,故不便打扰。”

这时,清源趁机搭话:“臣妾并无政务缠身,皇夫为何不多来清源宫坐坐呢?”林峰心知这是花玲示意,内心歉意渐生,不再多作解释。

花玲脸色一肃,转而谈及国事:“情感琐事暂且搁下,朕决心一举攻灭楚国,作为吴国兵马大元帅,你必须鼎力相助。”她透露了对魏、齐两国可能援助楚国的忧虑。

林峰思索一会儿后发问:“陛下考虑动用多少兵力攻打楚国?”花玲估算:“十万兵马如何?”林峰坚定反驳:“十万兵马远远不够,至少需要三十万,力求一战定胜负,不容许楚国有任何反扑的时机。”

花玲对三十万大军的数量有所顾虑:“如此庞大的军队出击,吴国国力恐将严重消耗,若战事不顺,恐怕将陷于无法复原的境地。”

林峰深入剖析:“试想当初楚国若采纳项燕战略,以三十万大军直扑吴国,纵使吴国幸免于亡,短期内也无力反攻。今欲灭楚,三十万兵力实为底线,更何况当前我们已占领楚国三十多座城池,兵力不足只怕难以应对复杂战局。”

次日清晨,林峰于皇宫稍作休整后,按时出席了早朝,安静地坐在女皇花玲的侧席。会上,针对是否攻楚以及所需兵力的问题,群臣意见分歧,有的主张谨慎行事不宜攻楚,有的则认为仅需十万兵马足矣,对于动用三十万大军的提议普遍持保留态度。林峰并未急于发言,而是耐心倾听各方观点。

退朝后,花玲在宫中向林峰征求意见:“你看如何处置这件事?”林峰含笑回应:“听闻诸位大臣的见解,我也有些新的想法。”

“现今吴国实力远超楚国,若直接倾全力吞并楚国,恐会引起其余六国联手对抗。我建议不妨先在楚国边境挑起争端,逐步蚕食其领土。这样一来,其他国家碍于利益平衡,多半会选择坐视不理。待楚国兵疲力竭之时,各国或将伺机瓜分楚国,但我们也要确保不能一次性占据过多,以免局势失控。”

花玲听后赞同地点点头:“的确,贸然出动三十万大军风险过大。那就依你所言,朕命王校将军负责在边境挑衅,逐渐增兵施压,观察楚国的应对策略。”

林峰接着建议:“我麾下的五千铁甲骑兵久居京畿,求战心切,不如派遣他们去支援王校将军。王校深受我的战略思想熏陶,尤其擅长这类牵制性的战术,虽然让他指挥大军全面作战或许经验尚浅,但执行这种战术任务应当不在话下。”

花玲欣然接受:“你说得对,那五千铁甲骑兵确实是一支劲旅,长久闲置京城会消磨他们的斗志。就让他们跟随王校将军,去楚国边境展现吴国的威势吧。”

次日,林峰一脸愁容踏入铁骑营中,部属见状皆不敢轻易打搅,例行汇报后便悄然退出,唯有冷雪面露困惑。林峰沉声道:“小宝贝,你即将奔赴楚国边境,我真是舍不得,要不我们去找女皇请求撤销你的偏将军职。”

冷雪一听有战事可打,顿时振奋起来:“真的?太好了,终于有仗打了!”但她并未留意林峰后半句话的意思。

林峰见冷雪误解,不由得焦急起来:“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,我这就进宫请求女皇免去你的职务。”冷雪听罢勃然变色,反驳道:“师父,您不是一直希望我能成为大将军、元帅吗?我定当全力以赴,为您争光!”

林峰又气又无奈:“你到底有没有听见我说要把你的官职辞掉?”说罢欲转身离去。这时,冷雪才领悟到林峰的真实意图——他是不舍得她远离。她立刻拉住林峰的衣袖:“师父,我已为此付出许多努力,怎能轻易放弃这个能在青史上留名的机会呢?只有通过战功,将来才能独立领军,我怎能轻言放弃?”

林峰看着冷雪坚定的眼神,心中五味杂陈:“唉,我现在真后悔了,当初还不如教你学医,陪在我身边多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