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王冠小说>历史军事>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> 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(4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(4)(2 / 2)

童贯道:“我朝且先准备着兵员及粮草,另行派人时刻关注着金国情况,待他们向金国西京发动攻击后,我们再行动;若不然,契丹大军主力未被金国牵制,我朝冒然出击,反倒成了与契丹开战主攻一方,损失巨大,得不偿失。”

徽宗皇帝闻言,甚为赞许。

赵良嗣见状,说道:“臣返朝以前,已走至铁州,忽被金主完颜阿骨打快马追回。臣还以为缔结联盟之事发生变故,心中甚是疑惑。待臣回到龙岗后,金主完颜阿骨打告诉臣道:‘本约定到西京以兵相应,但女真地面发生了牛瘟疫,只好暂且回师,待到来年约定时日,同举为之。恐失信,故请宋使回来当面告之。’圣上,臣听金主完颜阿骨打之意,似乎今年并未有攻打契丹西京之意;故此,臣以为,目今情势下,当首先解决梁山贼寇之事,以免执行联金之策时,尚有梁山贼寇之后顾之忧。”

此时的赵良嗣想起出使前被梁山打劫之事。赵良嗣虽未向徽宗禀报被梁山扣留一夜之事,但想起宋江的托付,遂提起梁山贼寇之事,以便在合适的时候替梁山说几句话。

果然,赵良嗣说了梁山贼寇的事,徽宗皇帝频频点头,赞许赵良嗣道:“卿所言极是。既是女真人本年内尚无攻伐契丹西京之意,朝廷不妨着手解决连山贼寇之事,以解除联金灭辽时的后顾之忧。”

说毕,徽宗转头问童贯道:“针对梁山贼寇之事,卿以为该如何办?”

童贯起身答道:“启奏圣上,征剿梁山贼寇之事,已由蔡太师、高太尉专管。”

童贯此言,让徽宗皇帝想起前不久因蔡京不认同联金灭辽、收复燕云而被罢了相,专司征剿梁山之事。现在,见童贯提及此事,遂笑道:“征伐打仗之事,还得卿多多用心,蔡太师于这方面乃外行。”

童贯见徽宗皇帝如此说,心里欢喜,遂又对徽宗皇帝一拜,奏道:“启奏圣上,连山贼寇,占据水泊,多次骚扰地方,甚是可恶!既是女真人本年内无意攻伐契丹西京,朝廷也为策应女真而准备兵马,不如正好将这些兵马用于征剿梁山贼寇,一来解除朝廷后顾之忧,二来正好借此实战练兵,实乃两全其美之事。”

徽宗闻言,频频点头,甚是赞许。

徽宗模棱两可的态度,让赵良嗣捉摸不透。

据赵良嗣掌握的情况,徽宗皇帝是倾向于招安梁山贼寇的,此刻,在听了童贯的话后,徽宗频频点头,显然是倾向于武力剿灭梁山贼寇。

此时,徽宗又问王黼道:“卿以为如何?”

王黼见问,趋身向前,回答道:“圣上,臣以为童太尉所言极是。梁山贼寇占据水泊数年,屡番骚扰地方,杀人越货,危害朝廷,贻害甚大,此番正好借朝廷准备兵马,征伐契丹之机,拿梁山练兵,予以剿灭,以绝后患,实乃高招。臣赞同童枢密之建议。”

“好!”徽宗皇帝大喜,说道:“要打胜仗,就得操练;不操练,如何能保证朝廷兵马战力?!梁山既是要和朝廷做对,那就只好先拿梁山开刀了,好让他知道朝廷的厉害。”

徽宗皇帝说毕,又把目光转向了赵良嗣,问道:“卿出使女真一月有余,亲临女真腹地,直接接触到了女真之军队;以卿之观察,女真军队较梁山贼寇,孰强孰弱?”

赵良嗣心想,这么简单的问题,圣上难道真的不知道?一帮占山为王的草寇,如何与人家一国之正规军队相比较?!很明显嘛,人家女真的军队,攻城略地,扫契丹如卷席,轻易便攻下了契丹中京,岂是梁山贼寇所能做到的?

然而,对徽宗皇帝看似简单其实奥妙甚多的问题,赵良嗣还真不好回答。回答女真军队厉害吧,明显是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,徽宗皇帝不爱听;若回答女真军队不如梁山贼寇厉害,显然也不合适。既是女真军队连梁山贼寇都不如,朝廷又何苦千里迢迢、放下身段去和女真联盟?

赵良嗣权衡了一阵,答非所问地说道:“启奏圣上,臣似乎有耳闻,传说连山贼寇日夕期盼着朝廷诏安。圣上,假若梁山贼寇有意于被朝廷诏安,不战而屈人之兵,招安了连山贼寇,使其为朝廷出力,正好去征剿契丹,收复燕云十六州之疆域,岂不是更好?!”

赵良嗣的话刚说完,徽宗皇帝尚未表态,童贯首先不愿意了,只见他转过头来,生气地看着赵良嗣,说道:“赵秘书丞焉何说出如此糊涂的话?!”

赵良嗣只想到如何对徽宗皇帝谏言,并未考虑童贯等人的想法,见童贯如此一说,知道违背了童贯的意愿,心里不免后悔起来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