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王冠小说>历史军事>北宋一匹夫> 第32章 腾宛的提醒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2章 腾宛的提醒(1 / 2)

昏迷的李培很快就被自家仆人抬走,宁策对众人拱了拱手,返回府中。

见宁策走了,包括张嵲在内的众士子纷纷离去,只剩下一个丁乔,跪在宁府门前,非要宁策收他为徒。

得知此事后,宁策派人前去劝阻,但丁乔只是不听。

宁策没奈何,又知道此人一向不拘礼数,也觉得头疼。

后来没办法,就命人将其抬回府中,免得在大门口冲撞了即将到来的知州大人。

宁府仆人纷纷出动,洒水扫地,准备迎接腾宛。

片刻之后,知州腾宛终于来到,看到宁策带人在门口相迎,心中也是欢喜,当即哈哈笑着,挽着宁策的手,进了宁府。

腾宛是襄州知州,属于襄州的最高长官,位高权重。

他今日前来相见宁策,一半是感到宁策人才难得,并且心底善良,能造福乡里,收留了许多饥民,帮腾宛解决了一个大麻烦。

毕竟这么多饥民在城外,有碍观瞻不说,还容易生出各种各样的乱子。

腾宛如此做的另一个原因,则是隐隐向宁策身后的宗泽和张叔夜示好,毕竟如今城中都在传宗泽即将被朝廷起复,而宁策则是宗泽的得意弟子,也是张叔夜非常看好之人。

给宁策面子,就是给宗泽和张叔夜面子。

当然,亲自前来的腾宛,他也不丢面子。

宁策是襄州才子,腾宛亲自去拜访他,别人只会说知州大人礼贤下士,平易近人,没有官架子,是爱民如子的好官。

腾宛在宁府内随

意看了看,宁策又命三十名年轻饥民,穿着全新的衣衫,在腾宛面前走队列。

看着这些原本衣衫褴褛的饥民,如今精神十足地出现在自己面前,人人脸色红润,还穿着新衣,腾宛心中很是欢喜。

这时,又有人将刚才在宁府发生的事情,跟腾宛禀报了一番。

腾宛便命人取来条幅和宁策的诗作,看完之后,震惊之余,心中更是庆幸自己来对了。

心想此人当真是个天才,作诗就跟吃饭喝水一般,轻易就打得李培抱头鼠窜,难怪会被宗泽和张叔夜同时看中。

念及于此,腾宛脸色更是慈和,与宁策好一番谈笑风生后,这才起身。

宁策正欲相送,腾宛却突然想起一事来,便停住脚步。

“大人可是有事?”宁策见状便低声问道。

腾宛看了宁策一眼,微微颔首,却没有说话。

宁策想了想,急忙命手下人退了下去。

眼看只剩自己和宁策两人,腾宛这才叹了口气,“宁策,你可知道花石纲?”

宁策听了,先是一怔,随即,他的脸色,也慢慢变得凝重了起来。

“大人,学生听说过此事。”

皇帝宋徽宗十分昏庸,非常喜欢奇花异石。

便有奸佞小人,打着为皇帝搜集花石的名义,在各地搜刮百姓,顺便中饱私囊。

花石纲给当时的百姓,带来了深重的灾难,无数百姓因此被害得家破人亡。

提起花石纲,腾宛的情绪也有些低落。

“襄州躲不过去了,今年虽然没有,

但据老夫所知,明年朱勔就会派人前来襄州,搜集花石。”

朱勔是宋徽宗的宠臣之一,主管苏杭应奉局,专门负责为皇帝搜集花石,由于背后是皇帝,所以应奉局权力极大,哪怕是当地的知府,知州等官员,都不敢轻易忤逆他们的意见。

这样一个强力机构,虽然宁家是襄州四大豪族之一,但是在其面前,不过如同蚂蚁般弱小。

宁策眉头紧锁,心想这事来的好快。

“老夫的意思,明年的花石纲,以你们这些开明缙绅为首,负责筹划大部分花石上交,不要烦扰那些平民百姓。”

宁策当即拱手,慨然说道:“请知州大人放心,我宁家定会竭尽全力,不让大人为难。”

听了宁策的表态,腾宛非常高兴,他勉励了宁策几句,这才率人离去。

腾宛走后,宁策陷入沉思。

宁策早就从前世的一些历史资料中知晓,花石纲给当时北宋的百姓,以及北宋朝廷自己,造成了莫大的伤害。

古代是皇权社会,皇帝具有至尊无上的地位,也因此,打着为皇帝收集花石的苏杭应奉局,气焰熏天,不可一世。

应奉局的官员们,他们不仅仅是去荒山野岭收集花草,他们还把手伸进了寻常百姓,甚至普通官员和富户家中。

当得知某家某户,有奇花异石时,这些官员便会带人冲进民宅,在花石上贴上封条,命家中主人好生照顾和养护,等待应奉局的官员前来搬取。

若是百姓把花草养死

了,那就是犯上作乱,如果不能贿赂这些官员一大笔钱,轻则坐牢,重则送命。

有的石头比较巨大,无法从大门搬走,为了搬取这种石头,官员们甚至会破坏老百姓的房门或围墙。

为了一块石头或是一棵花草,毁人院墙,勒索钱财,害人性命,这种事,应奉局干的多了。

有的地方为了让运送花石的船队通过,不得不拆毁桥梁,损坏城门,还强制老百姓服劳役,帮着运输花石,弄得遍地鸡飞狗跳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