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王冠小说>历史军事>北宋一匹夫> 第275章 程万里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75章 程万里(1 / 2)

地瓜苗很给力,才到了第二天,在水的滋润下,干枯的藤蔓上,就长出了嫩生生的牙根来。

宁策大喜,于是给三个老头每月二两银子的薪水。

老头得了银子,也乐坏了,没想到种个秧苗,能得这么多钱,于是纷纷拍胸脯跟宁策保证,准备住在大棚里,什么时候把地瓜种出来,什么时候回家。

宁策又找来孙安,指着大棚对他说:“地瓜乃是关系到天下百姓的宝物,万万不能有失,若是出了事,我把整个凤凰山都给你屠了。”

孙安顿时一个激灵,急忙向宁策保证,人在苗在,属下孙安,誓与秧苗共存亡。

当然宁策也只是吓唬一下孙安,让他知道秧苗的重要性。

屠城这种事,宁策是干不出来的,更何况是对自己的百姓。

原本前几天就打算走,结果因为地瓜的事,晚了几天。

但上任之日,已经越来越接近了。

宁策打算在上任之前,先探访下民情。

古代的皇帝不都这样吗,微服私访,查探民情,惩恶扬善。

由于地瓜的缘故,宁策将鲁智深也留在了凤凰上,千叮嘱万叮嘱,让花和尚一定要保护好地瓜苗,而后,方才带着张宪,以及五十多名家丁,前往东平县。

剩下的人手,如孙安等人,都被留在凤凰山,保护珍贵的地瓜。

宁策带着家丁,走了几天,来到东平县。

这里也是郓州知州的治所。

没有表露身份,宁策偷偷来到同知程万里的府邸中。

得知宁策前来,程万里不敢怠慢,赶紧亲自出来迎接宁策。

将宁策和张宪接到书房中。

宁策坐在太师椅上,端着茶盏,悠然自得地打量着周围。

雕梁画柱,古色古香,到处都透着一股书卷气,没有那种俗不可耐的黄金白银制品。

看来这位程万里,是个文雅人。

此人年约五十余岁,头发花白,望着对面的宁策,程万里微微笑着,脸色很是谦和,恰到好处地显出身为下属的恭谨来。

程万里原本是童贯府中的一名教书先生,因得到童贯赏识和推举,得以成为本地同知。

而宁策恰好和童贯走得很近,两人类似盟友关系。

所以童贯提前写信告知程万里,告诉他,宁策是自己人,让程万里全力配合宁策工作。

对于童贯的话语,程万里自然是不敢怠慢。

“前几日接到殿帅书信,得知大人即将来此接任知州一职,下官喜不自胜,今日一见大人风采,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,大人年纪轻轻,文士风,流,不愧是襄州第一才子。”程万里恭维道。

宁策摆了摆手,“听闻同知大人,当初也有意接替本地知州一职,而今本官成为这里的知州,你心中,可有不满?”

程万里闻言,当即吓了一跳,急

忙连连摆手。

“大人说得哪里话?下官岂敢如此大逆不道?大人来此,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呢,怎敢对大人不满?”

宁策冷哼一声,端起茶盏,轻轻吹去上面的热气。

语气愈发冰冷起来。

“那为什么前几日本官联系你,你却让人回话,劝本官不要急于上任?”

“既然不是嫉恨本官,那么,莫非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,生怕本官发现,所以竭力阻止本官尽快前来?”

听了宁策的话,程万里有些哭笑不得,只得开口解释.

“大人有所不知,下官让您晚点来,其实是为您好。”

宁策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,翘起二郎腿。

“这么说,本官还得感谢你了?”

程万里环顾左右,眼看并无外人在场,这才小心翼翼低声说道:

“大人可曾听过‘西城所’?”

西城所?

宁策愣了愣神,“这个……,本官印象不深。”

程万里微微侧身,“那杨戬,大人总知道吧?”

宁策点了点头,心想大名鼎鼎的北宋六贼,自己如何不知道?

想起杨戬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,宁策突然便反应了过来。

当即问程万里,“你是说,杨戬的手下,已经来到了郓州?”

“正是如此,”程万里轻轻一拍旁边案几,脸色有些激动,“杨戬的得力手下李彦,半月前来到郓州,仗着括田令在手,搜

刮了好多老百姓的土地,激起民怨沸腾,如今州衙堆满了控告李彦的状纸,左知州头疼不已,只得托病不出。”

程万里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,“下官之所以让大人晚些前来,正是为了大人好啊。”

“待左知州处理了李彦之事,大人再来上任,就不用为此事头疼了。”

宁策微微颔首,脸色也有些无奈。

心想你说的不对,不光是左知州,现在本官的头,也开始疼了。

因为这事,很难办。

括田令的初衷,看起来是好的。

因为朝廷收税,是按照土地面积来收的,但是有些土地,被隐匿下来并不在朝廷的档案中,这些土地的税收,就白白流失了。

西城所的主官是杨戬,他奉了宋徽宗的命令,审查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