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王冠小说>历史军事>北宋一匹夫> 第432章 出了意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2章 出了意外(1 / 2)

“不知哪位将军,愿留在此地,牵制壶关?”李纲环顾众人,他的目光有意无意,在李成身上,停留了片刻。

李成却是迅速低下眼帘,不与李纲的视线相接。

李纲见状,顿时便有些失望。

壶关险峻,攻打这里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命,并且还不一定能打下来,

但若是能打破壶关,便可以长驱直入,直接杀入田虎军的战略腹地,所以李纲才会在这里打了这么久,

但如今看来,壶关已成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的鸡肋,这半个月来,宋军已经战死了五六千士卒,但一点战果也没得到。

李纲已经决定,放弃这里,把主攻方向,放到晋阳。

但壶关这里,也必须留一彪兵马,免得田虎军从这里杀出,威胁汴京。

所以留守主将的能力至关重要,若是敌军选择此处为突破口,他必须守住,或至少能守到朝廷援军赶来之前。

李纲轻咳一声,决定直接点将,他含笑将目光投向李成,“李将军,你可愿留在此地,震慑敌军?”

李成眼看躲不过去了,只得出列,抱拳禀道:“壶关守将山士奇,麾下两万兵马,壶关身后的昭德府,据传也有三四万左右的贼军,若大人能给末将留下四万兵马,末将愿为大人,挡住贼军南下的道路。”

李纲闻言,顿时便有些不悦,

心想晋宁那边田彪手下十万大军,本官留四万给你,然后带剩下的六万兵,去打田彪?

以寡击众,你当本官是宁策啊?

秦桧在一旁,急忙给赵构使了个眼色,赵构顿时心领神会。

按昨日秦桧的说法,守在此地,没什么危险,若是能作为主将,率军留守,反而是个扬名的机会。

于是赵构就想将这美差,给接过来。

赵构当即轻咳一声,却没

想到,李纲也在这时,缓缓开口:“本官最多能留下两万兵,要求必须守住这里,若是放敌军过去,军法从事!”

此言一出,赵构顿时面色一凝,

他虽然在秦桧的吹捧下,自以为贤明英武,但赵构又不傻,对面光山士奇就有两万人,背后的昭德府至少也有两万人,更远处的襄垣城也有数万敌兵,带两万人守在这里和敌军对峙,兵力太少,实在太危险。

此时,听到轻咳声,众人皆情不自禁,将目光投向赵构。

赵构怔了怔,还好他比较机灵,反应极快,当即干笑一声,“呵呵,天王李成,文武双全,威望深重,乃是留守此地的不二人选,本王也赞同此事。”

李成听了,顿时脸色发苦,急忙抱拳说道:“两位大人明鉴,此地无险可守,兵微将寡,末将实无把握,守住此地,还请另选高明。”

李纲皱了皱眉,

赵构却是猛地一拍案几,当即变了脸色,“作战之事,你等听命而行即可,岂容你挑挑拣拣!你若不从,军法从事!”

李成顿时便心中叫苦,暗想这该如何是好?

那山士奇也是难得的猛将,同等兵力下,双方或可杀个旗鼓相当,但万一敌人派援兵来了呢?

再说李纲的主攻方向,明显是在晋宁府,留在这里的,想必不会是什么精锐,自己把守这里,很难有功,若是敌方纠集大批兵马来袭,多半抵敌不住,反而有过。

到时贼军顺势进犯汴京,天子震怒之下,自己肯定就成替罪羊,被诛灭九族,都是有可能的。

想到这里,李成把牙一咬,硬着头皮说道:“末将甘愿领军法,也不愿留守此地!”

心想自己哪怕豁出去,这个将军不做了,也不能接过这件送命的差事。

赵构见状大怒,当即下令,“来人,把李成拖下

去,重打五十大板!”

“且慢!”李纲急忙拦住了赵构,脸色愈发沉重。

心想打仗本来就不容易,手下这些将领,又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,皇帝还给自己派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赵构当监军,过来掣肘,

心真累啊。

李纲强打精神,勉强挤出微笑,望向李成,打算做最后的劝说。

就在这时,大帐中,突然便有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。

“大人何必为难?既然李成不肯,下官愿率本部兵马,留守此地,保管半个贼寇,也不让他们飞过去!”

众人听了,顿时皆是一惊,心想这人好大口气,定睛看去,说话之人,正是今日刚刚赶到的宁策。

只见宁策站起身来,拱手对李纲说道:“两万兵马有些太多了,大人只需给下官留一万兵马,再加上下官带来的四千精兵,足以拦住贼军南下道路。”

众人闻言,震惊之下,脸色各异。

李成是心怀感激,感激宁策在这个时候出来,帮他解围,

李纲则既欣慰,又有些犹豫,毕竟宁策很能打,李纲打算带宁策去晋宁,攻打田彪的主力,此外,宁策只要一万兵马,也让李纲有些吃惊。

就在这时,只见站在赵构身后的秦桧,却是大笑了一声,“宁策!军法绝非儿戏!你可愿写下军令状?你若不敢,此事便就此作罢!”

宁策冷哼一声,心想你这是激将法么?

可惜对本官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