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王冠小说>历史军事>北宋一匹夫> 第581章 遭遇敌军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81章 遭遇敌军(1 / 2)

商议好行动方略后,部队相继行动,岳飞,杨再兴带着两千骑兵,率先出发,宁策则统率剩余的两千步卒,一路疾行北上。

行军到中午,前方道路越来越崎岖,岔路也越来越多,士卒们皆有些疲累,宁策便命令部队停下,稍息片刻。

担心被人发现踪迹,部队没有生火,士卒们停下后,或是靠在树上,或是坐在地上,拿出干粮就吃。

士卒的干粮有煎饼和地瓜干,就着肉干和咸菜吃,宁策的伙食和士卒们一样,此刻他坐在一个树墩上,左手拿着煎饼,右手拿着肉干,杨志,关胜,鲁智深等人都围在他身边。

宁策只吃了几口就停了下来,他若有所思地望着远处茂密的森林,想了一会之后,便对众人说道:“越往前走,道路越窄,不利大军行动,本官打算分兵。”

这次没人反对,

按照正常的速度,岳飞等人应该已经到了兰甸沟,但至今没有派人回来报信,这只能说明,事态正如宁策所料,向着最坏的情况发展。

宋军先锋,很有可能已经战败,岳飞忠实地执行了宁策的命令,率领两千骑兵,尾随敌人大军而去,准备在关键时刻,从背后狠狠地捅敌人一刀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奇袭燕京的紧迫性,骤然便突出了起来。

燕京城也是坚城,想要攻下,谈何易事?

宁策等人动作稍慢,就很可能会被击败宋军的辽兵,杀个回马一枪,前有坚城,后有追兵,这种情况几乎是必败之局。

所以必须尽快赶到燕京,并想办法攻下此地,就算无法攻下,也要给敌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,逼迫辽兵不得不回援。

古代打仗,将领总喜欢分兵。是这些将领不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么?

不是的,

关键的因素就在于,古代的道路情况。

古代的野外,都是黄土路

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脚泥,

这时也没有后世各种工程机械,推土机,压路机什么的通通没有,也修不了什么大路,所以很多地方路况都不好,不但难走,也不够宽。

几万人的兵马走这种路,根本就施展不开,千军万马堵在一条路上,严重影响行军速度。

这也是游牧民族的一个优势,在这种道路状况下,机动力强的骑兵,速度较快,比较不受地形影响。

由于道路的因素,所以古代人打仗讲究一个分进合击,就是分头行动,最终在一个地方集合,然后一起打仗。

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童贯将手下十五万大军分成两路,倒也不是不能理解,无论种师道,还是辛兴宗,都是童贯能拿得出手的,较为强大的宋军武将,有独当一面的能力。

分兵可以让敌军应接不暇,也能加快进军速度。

所以眼看前面岔路多,又都是羊肠小道,宁策提出分兵的建议,众人倒也能够理解。

只有杨志隐隐有些不安,他总觉得宁策那看似平静的面孔下,看似合理的理由下,掩盖着自己所不知道的打算和谋划。

宁策将地图分发给众人,约定集合地点和具体日期后,开始编队,杨志,鲁智深,栾廷玉,关胜四人,各自统率四百兵马,分头前进。

宁策自己带着武松和高宠,以及四百精兵,沿着最右边的道路前进。

短暂的午饭时间结束后,众人分头行动,栾廷玉,关胜两将立功心切,动作最快,早早便率手下离去,鲁智深则紧随其后,然后就是宁策,杨志看着众人身影逐一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中,突然间,心中便是一个激灵。

他突然想起,宁策选择的路线,好像跟岳飞一样,通向兰甸沟,那里虽然交通方便,道路便于通行,危险性却也最大,很容易遇上辽兵。

杨志有些担忧地望着宁策等人

远去的身影,现在再赶上去劝阻,已来不及,杨志只得摒弃心中杂念,召集手下启程。

杨志猜的没错,宁策去的正是兰甸沟,奋力跋涉了一下午,宁策等人终于在即将天黑的时候,抵达预定地点。

远处就是大路,但宁策很明智地没有率领士卒继续前进,而是命令士卒结寨休息。

他只是大胆,又不是鲁莽,前方是交通要道,自己带这么点兵,不知虚实地一头扎进去,万一碰上耶律大石或是萧干这样的强者,只怕当场就要领盒饭。

宁策让高宠带着十几名骑兵去查探,又把武松也派了出去,骑兵活动范围大,能发现敌军的大股人马,武松统率着特战队,能人众多,特点是侦查比较细致。

小半个时辰过后,高宠率先返回,神色有些兴奋,他抓了一个俘虏回来。

这俘虏一看就是契丹人,髡发左衽,虽然受了伤,但眼神依旧凶狠骇人,他的左腿无力地下垂着,应该是断了。

高宠将俘虏扔在地上,便向宁策禀报,

原来他带着手下骑兵,在距此二十里地处,发现了敌军大营,规模不小,至少万人以上,因担心被敌人发现,惊动了对方,高宠没敢靠太近。

随后他们就遭遇了一支返回的敌军侦骑,一番激战之下,斩杀两人,剩下这个被高宠生擒,好像还是个头目。

“问出什么了么?”宁策问道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